> 文章列表 > “袖手对此须臾平”的出处是哪里

“袖手对此须臾平”的出处是哪里

“袖手对此须臾平”的出处是哪里

“袖手对此须臾平”出自宋代戴表元的《赠弹琴衡山道士》。

“袖手对此须臾平”全诗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宋代 戴表元

寂寂历历不足听,听久亦复难为情。

名嗔势忿大如屋,袖手对此须臾平。

一拊再拊玄鹤舞,三四拊之凄风生。

天寒岁晚山路远,湘水日夜东南倾。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戴表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是宋代戴表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赠送琴曲给衡山的萧道士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琴曲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和自然景色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寂寂历历不足听,

听久亦复难为情。

名嗔势忿大如屋,

袖手对此须臾平。

一拊再拊玄鹤舞,

三四拊之凄风生。

天寒岁晚山路远,

湘水日夜东南倾。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琴曲的赞美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描述琴曲寂寂历历,音调悠扬却不足以引人倾听,即使听久了也难以表达其中的情感。诗人将琴曲比作名嗔势忿大如屋,而自己则能够冷静地对待琴曲的表演,以平和的心态欣赏。

接下来,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琴曲的魅力。一拊、再拊之间,玄鹤仿佛在舞动,三四拊之后,琴曲中透出凄凉的风声。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将琴曲的美妙与凄凉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琴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天寒岁晚,山路遥远,湘水不断地向东南倾泻。这些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无情,诗人可能在此时感叹岁月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词以赠弹琴给萧道士为背景,通过描绘琴曲的音调、表达情感和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琴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内敛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思和回味的空间。

起重机招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