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差额补贴和全额拨款有什么区别

差额补贴和全额拨款有什么区别

差额补贴和全额拨款有什么区别

差额补贴和全额拨款是两种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主要区别在于:

1. 计算公式和资金量 :

全额拨款:单位所需的所有费用,包括人员工资、福利、绩效等,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

差额补贴: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他费用需要单位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如自营收入。

2. 稳定性 :

全额拨款:相对稳定,因为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

差额补贴:存在变动可能性,单位需要自行承担部分费用,因此可能受到收入波动的影响。

3. 单位性质和职能 :

全额拨款:通常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学校、科研单位等,这些单位主要执行国家公益性服务。

差额补贴:适用于有一定收入来源同时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如医院、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等,这些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服务和经营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4. 管理和监控 :

全额拨款:国家对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确保经费得到充分保障。

差额补贴:国家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在经费使用上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5. 职业年金记账方式 :

全额拨款:单位缴费部分实行虚账管理。

差额补贴:由于单位有一定的经营收入,除了基本工资外,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绩效工资。

6. 适用范围 :

全额拨款:适用于执行国家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公益性事业的单位。

差额补贴:适用于具有一定公益服务项目,但同时也通过服务和经营产生经济收益的单位。

总结来说,全额拨款是财政对事业单位的全面保障,而差额补贴则是部分保障,单位需要自行承担部分费用。这种不同的支持方式反映了政府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运营需求的差异化处理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全额拨款适用于哪些具体事业单位?

差额补贴的单位如何提高收入?

全额拨款与差额补贴的优缺点对比?

谷歌浏览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