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独此留残阴”的出处是哪里

“独此留残阴”的出处是哪里

“独此留残阴”的出处是哪里

“独此留残阴”出自宋代李覯的《竹斋题事》。

“独此留残阴”全诗

《竹斋题事》

宋代 李覯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斋闲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鲜,乱歌奏欢禽。

侍奴里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讐,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幸亦非堙沈。

《竹斋题事》李覯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竹斋题事》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低斋结空野,

小竹移孤林。

斋闲竹净好,

日媚幽人心。

这首诗以竹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清静的斋室中的情景。诗人低矮的斋室建在荒凉的野外,周围只有一片孤零零的竹林。斋室清静宜人,竹林幽雅宁静,阳光的照耀使得这个地方更加美丽,深深地吸引着心灵寂寞的人。

南方夏厌暑,

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

穿风搜凉襟。

夏季的南方炎热令人厌倦,而在这里却能享受到一丝清凉。夏日的雨水戛然而至,打破了诗人的梦境,但也带来了一丝清凉。微风穿过竹林,摇曳的竹叶为诗人的衣襟带来凉爽。

长茵展丽鲜,

乱歌奏欢禽。

侍奴里村服,

语客抛尘簪。

斋前的草地展现着美丽的景色,其中各种花草繁盛,各种鸟儿欢快地歌唱。侍奴们穿着乡村的服饰,与客人交谈,一起抛开尘世的烦忧。

志高成利讐,

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

感古悲入琴。

诗人的志向高远,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来实现成就。清凉的环境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他的思绪畅游,创作了许多美妙的诗歌。当他读到古代圣人的作品时,深感喜悦,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山迎稳履远,

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

幸亦非堙沈。

山峦迎接着前行的步伐,月亮在天空中漂亮地悬挂,山和月都给予诗人力量和鼓励。虽然诗人没有获得荣誉和名声,但他并不沉溺于世俗的纷扰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竹斋,以及诗人在这里的修身养性和创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清凉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才华的敬慕。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